课件简介

时间:2018-12-15浏览:201

课件简介目录

1、药用植物学实验——植物的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

2、药剂学实验——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3

3、药物分析实验——葡萄糖中一般杂质检查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6

4、工业药剂学实验——滴丸的制备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7

5、分析化学实验——0.1mol/L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………8


 

药用植物学实验

———植物的根—课件简介

实验教学主要目的皆在验证课堂理论,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。

解。根作为药用植物学课程的重点内容,在学习了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后开

设,具有承上启下的的作用。

本次实验4个学时,主要是验证性试验,目的是通过学生观察与老师

讲授相结合,使学生掌握根的形态特征与根系类型,熟悉根的初生构造与

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,了解根的变态与异常构造等内容。

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,首先讲述了根系的概念,然后略讲了根的外部

形态,其次详细讲述了根的显微构造,在显微构造的讲述中,基本遵循理

论课的顺序,从根尖到根的初生构造,然后再过渡到根的次生构造,整个

过程安排的比较紧凑、合理,便于学生学习。

本课件采用了中英文双语教学,可以帮助学生较好的掌握本课程出现

专业词汇;同时在课件中设置了部分问题,对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、分析

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帮助。

本课件重点突出、内容精练、图文并茂。课件中共遴选了大量形象生

动的图片资料,对本节课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进行描述和说明,基本涵盖了

本节课所要求学生掌握的宏观与微观结构,配合学生观察的实验内容,可

以学生对再显微镜下所观察的结构有了较深的理解,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

理论课教学内容抽象的不足,提高了教学效率,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。

 

 

 

 

药剂学实验

———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—课件简介

本实验是面向我校药学和药物制剂专业本科三年级的学生开设的,为

验证型实验项目,实验学时为4个学时,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,

使学生了解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基本原理,掌握用热压乳匀法制备固体

脂质纳米粒的方法。

固体脂质纳米粒(Solidlipidnanoparticles,SLN)是20世纪90

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一代亚微粒给药系统,是指粒径在10~1000nm,

以固态天然或合成的类脂如卵磷脂、三酰甘油等为载体,将药物包裹

或夹嵌于类脂核中制成的固体胶粒给药系统。

本实验采用热压乳匀法来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,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

备方法还有微乳法、乳化溶剂挥发法等。其中热压乳匀法制备纳米粒适合

规模生产,生产过程不需有机溶剂,是较好的一种方法。

实验方法:

(一)乳化将硬脂酸2%(w/w%)和磷脂1.5% (w/w) 加热80�C

二者为澄清的分散液。将辅助乳化剂poloxamer 188 (0.5%) 溶解在

80�C100ml等温等渗的甘油(2.25%)溶液中。在搅拌下将熔融分散体加

至同温的水相中,形成初乳。

(二)乳匀5000psi 高压下乳匀5次以减小粒径。

(三)冷却迅速冷却形成硬脂酸纳米粒。4�C条件下保存或经冷冻

干燥长期贮存。

(四)粒径应用光子相关光谱仪测定粒径及分布范围。

本课件采用了中英文双语教学,可以帮助学生较好的掌握本课程出现

专业词汇;同时在课件中设置了部分问题,对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、分析

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帮助。


 

药物分析实验

——葡萄糖中一般杂质检查—课件简介

药物分析实验是在药学专业课《药物分析》的基础上,面向我校药

学和药物制剂专业大三学生开设的实验课程。药物分析实验的主要目的是

培养学生树立药品质量观念,熟悉药品检验程序并培养学生具有检验常用

的药物及制剂的能力。

药物的一般杂质检查是药物质量分析重要内容之一,在学习了药物的

杂质检查理论后开设,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。

本实验共6学时,以常用药物葡萄糖为对象,通过对其生产工艺过

程的分析,以《中国药典(2005年版)》提供的方法为依据,对其中可能

引入的氯化物、硫酸盐、铁盐、重金属、砷盐等进行检查。通过实验要求

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,掌握各种杂质检查的基本原理及杂质限量的计

算方法,培养对药品杂质检查方法的实际操作能力。

在课件中设置了部分问题和图片,特别是对理论课重点内容古蔡氏

检砷法,通过参考图片并结合课后思考题,更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,在一

定程度上弥补了理论课教学内容抽象的不足,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,对于

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帮助。培养实验动手能力,

掌握实验操作技能,获得良好教学效果。

6


 

工业药剂学实验

——滴丸的制备---课件简介

本实验针对药物制剂专业本科四年级的学生开设,为一验证型实验

项目,实验学时为4个学时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,使学生掌握

熔融法制备滴丸的原理和操作,掌握滴丸的质量控制应进行的检查项目。

 

本实验主要制备苏合香脂滴丸和氯霉素滴丸。苏合香脂滴丸和氯霉

素滴丸的制备均采用聚乙二醇6000作为基质,聚乙二醇6000是水溶性基

质,能够保证药物在胃肠道迅速释放,其熔点低,便于采用熔融法进行滴

丸的制备。熔融法的原理是将药物溶解、混悬或乳化在基质中,然后滴入

到与药物基质不想混溶的冷凝液中,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收缩成球形或扁

球形的滴丸。

滴丸的制备需使用滴丸机,结合实验室滴丸机的情况,制备过程需

要控制以下几个参数:滴速、滴距、冷凝液的温度和长度。滴丸制备完成

后需进行圆整度检查、硬度检查、丸重差异检查、崩解时限检查,以保证

滴丸的质量。

7


 

分析化学实验

—0.1mol/L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课件简

 

本实验是面向我校药学和药物制剂专业本科二年级的学生开设的,为

验证型实验项目,实验学时为4个学时,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,

掌握配制标准溶液和用基准物质标定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,掌握滴定操作

和滴定终点的判断。

本实验选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为标定NaOH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。它

易于提纯,在空气中稳定、不吸潮、易于保存、摩尔质量大。计量点时由

于弱酸盐的水解,溶液呈微碱性,应采用酚酞为指示剂。为了消除测定误

差,原则上,标定和测定时所采用的标准溶液和指示剂,应尽可能一致。

实验方法

(一)0.1mol/L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精确量取2.8mL饱和NaOH

液,加新煮沸放冷的蒸馏水搅拌并稀释至500mL

(二)0.1mol/L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105~110干燥至恒重的

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.45g�10%),精密称定,置250mL锥形瓶中。

加入30mL新鲜蒸馏水,振摇使之完全溶解,加酚酞指示剂2滴,用0.1mol/L

NaOH标准溶液滴定使溶液由无色至微红色(30s不褪),即为终点。平行测

定三次。计算NaOH溶液的浓度,三次测定的相对平均偏差应小于0.2%。

本课件采用了中英文双语教学,可以帮助学生较好的掌握本课程出现

8


 

专业词汇;同时在课件中设置了部分问题,对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、分析

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帮助。